在著名学者张志和教授的心目中,南阳的府衙、内乡的县衙和邓州的花洲书院,这些历史悠久的景点,不仅是一群古代建筑和游览景观,还是古人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营养,是为人为官的道德准则。因此他提出,衙署文化要落地生根,要植入到人们的心里去,这是南阳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。

记者柳晓:张教授您好!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践行的,那我们中华文化、南阳文化,我们怎样去让它发扬光大,并且去学习好践行好?

故宫博物院研究员、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张志和:府衙的文化、内乡县衙、邓州的花洲书院,这些景点就是一串珍珠,要把它串起来,把它讲活了,是不是?所以府衙是什么?那是我们古代的政府办公的地方,所以我前些年把府衙原有的一些对联重新书写了,现在有一部分已经在那里张挂。你看那些对联的内容,实际很多就符合我们今天党对干部的要求,崇尚廉洁、正直、公平,是不是都非常好?还有很多关怀老百姓的疾苦,真是很暖人心。

所以它作为一个景点,不是房子的问题,一定要体现它本身应有的文化内涵,应当在里边讲历史、讲文化,开办一些小孩子在这里边的活动。府衙是这样,内乡县衙也是。

一个小小的县衙,它怎么会如此感动人呢?实际上内乡县衙三堂那个对联,它就说了一个道理,当官的出身于百姓,你还要爱老百姓,爱民,为人民服务,这是第一条。所以它非常实在,完全和我们党的宗旨是契合的。所以才感动了那么多党的高层领导,从北京跑来驱车到内乡县来看这个东西。

邓州的花洲书院也是这样,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那么范仲淹他一辈子也是不留家产,用他自己的俸禄,今天讲叫工资,买了一点地,地也不要,给了他们范家的家庭,谁家穷资助谁家,谁家有孩子读书这个钱粮就供养谁家,是这么一种感情。所以范家的当时他这买的这块地叫亦庄,从宋朝一直传到民国。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不是一句虚话,他说的很实在,并且他就是这么做的。所以这种高尚的情操,我们知道过去讲不是说我们光宗耀祖,还得给后代留下这种资粮,这才是好的,所以一个岳阳楼记大家去说这个文章好,还可以上课文,他在邓州写的,写了为什么写?怎么来熏陶人?怎么自己来接受这个东西,这叫文化。所以文化要落地生根,不是落在地上,是落到人心里去。就像草木一个种子在湿润的土地和阳光上可以健康地成长,你一定要让这个种子在心里发芽生根。这样教育小孩子们接受教育,在中小学校教育。大人如果缺这一课是你该补上的,而不是自我张扬,我要怎么样,那个不行。



张志和教授对南阳衙署文化情有独钟,并寄予厚望。作为书法大师,他为邓州花洲书院书写了范仲淹的名文《岳阳楼记》,并重新书写了南阳府衙原有的部分楹联。他的书法刚柔并济,在娟秀中蕴涵蓬勃之气,让人悦目赏心、美不胜收。字里行间,流露出对家乡南阳的一脉深情。
作者:花洲书院 更新时间:2019-12-29 15:45